10月15日下午,洛阳市“艺术点亮乡村”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学习交流会在嵩县举行。洛阳市文联党组书记柴洪涛、主席陈花容,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玉杰、副县长章杨,洛阳市文联班子成员陈鋆宝、邵拨云、霍剑敏,兼职副主席张建京、关美利、姬丽娜、王学武以及全市13家文艺家协会主席、秘书长,各县区文联负责人,“文艺两新”联盟等近百名文艺界人士参加了活动。
大家陆续走进陆浑故城、南庄“爱情岛”、和店“中国科教影视村”、岗上剪纸艺术村、牛寨牡丹艺术村、楼上摄影艺术村等嵩县“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示范点,围绕嵩县以文化艺术为引领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将自然和文化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等经验做法进行现场观摩、建言献策。
近年来,全市文联系统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将“艺术点亮乡村”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结合各地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取得了积极成效,涌现了不少值得借鉴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嵩县文联就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以来,嵩县文联积极融入全县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12家协会600余名文艺工作者挺进融湖发展主战场,在陆浑湖东打造了一条12公里长的文艺特色村集群,成为环湖新文旅发展最靓丽的风景线,助力陆浑湖火爆出圈。
一是以“一村一品”的模式,精心打造了南庄爱情主题村、和店科教电影村、岗上剪纸艺术村等8个各具特色的艺术村,如同串联起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形成了环绕陆浑湖的乡村文化景观带,浸润着丰厚的乡土文化气息。
二是用艺术的力量唤醒乡村潜能。艺术不仅点亮了乡村的景色,更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升级。嵩县以“艺术+”“+艺术”的思维模式,引导创意设计企业、平台、工作室及设计师向乡村拓展业务,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提供创意设计服务。
三是扎实落实基层文联强基计划,行政村(社区)文联建设有序推进。实施“百名艺术家入百村”行动,立足乡村发展和群众需求,开展书法、美术、剪纸、摄影、短视频等培训120期、参与群众2800余人次,培育乡村文艺演出队伍180余支3600余人,兴办美术馆、剧场、民间文艺展示馆等乡村艺术场所36家,举办“艺术点亮乡村”陆浑湖农民摄影展等活动30余场,把文艺演出送到百姓家门口,让村庄走进“艺术圈”,让村民沾染“文艺范”。
嵩县“艺术点亮乡村”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大家对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下一步,全市文艺工作者将继续围绕“洛艺生辉——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品牌活动,组织广大文艺志愿者,广泛开展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活动,用脚步丈量河洛大地,把文艺送到百姓家门口,用一个个文艺服务点亮洛阳乡村版图,熠熠生辉。
“洛艺生辉——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品牌活动
作为洛阳市文联“文艺惠泽河洛”工程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洛艺生辉——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系列活动正在有序推进。
活动贯穿全年,主要内容是:计划全年开设一家乡村美术馆,举办一次全国农民画创作大赛,举办一次乡镇文联建设现场观摩会,开展十次洛阳文艺家看山乡巨变采风活动,开展一百场次基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动员一千名文艺志愿者积极参与,惠及一百万余名基层百姓。
“文艺洛阳”由洛阳市书法家张建礼创作
总编审:柴洪涛 陈花容
编审:陈鋆宝 邵拨云 霍剑敏
二审:王小朋 张松焕
编辑:朱潇潇 王梦琦
版权声明:本网站转载的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