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是古稀之年的苗振魁老师,除了头发花白些,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对艺术的热爱仍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至今每天坚持6点起床写字画画,阅读书画理论书籍。我去拜访时他随手拿出了早上刚刚临习过的汉代隶书石门颂让我看,还谦虚地说让我指导并提提意见。桌上和墙上挂满了他的文人画牡丹。苗振魁老师是洛阳伊川人却画出了海派文人画的特质。他的牡丹画作不似洛阳本土画风,显得有些另类和突兀甚至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却高古、典雅、有很强的文人气息,实乃牡丹画作中的上品!这得益于早在2006年至2007年就读于中国美院跟着导师张赤、万晓文老师学习,后来长期临习吴昌硕牡丹技法,形成了典型的海派艺术风格。
初识苗振魁老师是40年前的事情,家父在高山乡政府任职期间那时苗振魁老师先后担任了坡头学校的校长和村领导,再后来到了90年代,我去过他家里几次总是谈论书法、国画、诗词、楹联之类。期间多年他经常往来于江苏、上海和洛阳之间。用手中一支生花妙笔绘就牡丹佳作,备受当地人的喜爱,往往一去小半年时间。他的画作不俗不艳,用深厚艺术功底打动人。牡丹画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颇受人们的青睐,经常出现一画难求的景象。他一生崇尚简朴,对生活要求简单,对艺术要求却很高。他的综合艺术修养深厚,近年来先后加入了诗词、楹联群几乎每天都有和群友互相交流切磋。谈话间他兴致勃勃的拿出了一本A3纸大小的合订线装本。翻开厚厚的一摞全是他自己近年来的自作诗词、短文,楹联等,其中有不少妙语连珠、词句优美、对仗工稳、耐人寻味颇见功底。可见在这方面他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的身体好,精神状态佳,创作态势保持得很好,这是我作为晚辈最感欣慰的。但愿他在艺术上永葆青春,勇猛精进,在身体上福寿安康并喜乐相伴!
附苗振魁老师自作诗文选以飨读者!
七绝,山居
苗振魁
茅屋三间是我家,
薄田半亩植桑麻。
老夫荷月归耕晚,
偷学渊明插菊花。
七绝,雪天来客
数九寒天飚欮风,
山川一色白头翁。
围炉客话煮茶久,
忽报梅花雪里红。
五绝,为程远翔撇兰题
早岁客程家,
兰房赏异霞。
年年春梦里,
总见女郎花。
五绝,题雪个山水
半亩方塘小,
幽凉透草窗。
镜波浮白鹭,
戏水自双双。
七律,自画像
八十老翁仍种田,
自躬自足乐前缘。
荷锄耕笑柳梢月,
挥笔染红窗外天。
垄上细敲平仄句,
佛前坐定古今禅。
鬓边斜插东篱菊,
扭动身腰学少年。
七律,和心妹葬花吟
红楼一曲葬花吟,
凄婉百年吟到今。
淮水河翻消粉浪,
潇湘馆奏断肠琴。
落英有信慰知己,
残绪无情凋识音。
十二金钗闺怨泪,
长教儿女暗沾襟。
对联
车兵将帅生成百代梅花谱,
横捺竖勾绘就千年笔阵图。
今朝竹杖常为马,
昔日家书惯作鱼。
闲书偶理留香久,
古画常临识味长。
鹊上梅枝惊落雪,
鹤闲松下啄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