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山东省青岛虎山路小学的课间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跳绳的学生身轻如燕,丢沙包的欢笑声此起彼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更是让孩子们在追逐中充满欢乐。这是青岛市李沧区小学课间15分钟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青岛市李沧区在全区小学校园做出一项重要举措——常态化将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这一改变看似简单,却有着深刻的意义。各所学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精心组织,错时、错峰开展课间活动,让这15分钟变得丰富多样且充满个性化。
除了常见的跳绳、丢沙包、老鹰捉小鸡外,还有踢毽子、转呼啦圈等趣味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课间不再单调。操场上,五颜六色的毽子在空中飞舞,如同绽放的花朵;呼啦圈在孩子们腰间快速转动,转出了活力与精彩。
延长课间时间这一举措为学生带来了诸多益处。在身体锻炼方面,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过去课间10分钟,往往学生刚准备好就接近上课时间,而现在15分钟能让他们充分舒展身体。更多的锻炼时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体质,增强了他们的免疫力。
在心理健康层面,其意义更为深远。在学习的压力下,这15分钟如同沙漠中的绿洲。学生们可以暂时放下书本,在户外活动中释放压力。无论是在追逐游戏中的欢笑,还是在独自跳绳时的专注,都让他们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这种缓解学习压力的方式,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李沧区的这一实践,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持。课间15分钟,不仅是休息时间的延长,更是为学生成长创造了优质的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健康中成长,为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绚丽多彩的一笔,也为教育领域关注学生课间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