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网-城市新闻在线讯:6月19日上午,洛阳市伊川县馨上幼儿园的小剧场里弥漫着墨香气息。140余名大班毕业班的师生分批教学,目光都被讲台上几块古朴的瓦当和特殊的教学工具牢牢吸引。金石斋金石传拓工作室的专业授课老师董亚娟正为孩子们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体验——金石传拓技艺教学。
活动伊始,董亚娟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了传拓这项“古老复印术”的起源与意义。当屏幕上展示出古代碑刻、青铜器上拓印的精美文字与图案时,孩子们发出一阵阵惊叹:“原来石头也能‘画画’!”河南省金石传拓专业委员会委员张会涛老师则同步展示了墨汁、宣纸、拓包等工具,孩子们好奇地伸出小手,轻轻触摸着平时难得一见的专业材料。动手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董老师和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化身小小“拓印师”。他们学着老师的模样,小心翼翼地将宣纸覆盖在特制的瓦当碑版模具上,用喷壶均匀打湿纸张,再用小刷子轻轻刷打令其紧密贴合碑文。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拓包蘸上墨汁,在纸上富有节奏地扑打——随着墨色逐渐均匀浸润,纸张下隐藏的文字或图案如同被唤醒般,清晰地浮现出来!
“老师你看!我的老虎‘跳’出来啦!”一个小男孩兴奋地举着自己完成的“白虎”拓片,小脸洋溢着自豪。另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则成功拓印出了一尾生动的鱼纹,她指着图案认真地说:“这是古代的鱼,它在石头上游了好久好久呢。”整个操作过程充满了童趣的惊呼与成功的喜悦,孩子们不仅用双手复刻了历史印记,更让无形的文化基因在稚嫩的心田间悄然种下。
“毕业在即,这堂特别的传拓课,是我们送给孩子们一份独特的文化礼物。”馨上幼儿园负责人动情地表示。董亚娟老师也深感欣慰:“金石传拓看似简单,实则是与历史对话的高雅技艺,能在孩子们心中点燃对非遗的好奇与热爱,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让非遗技艺传承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留下印记,这正是我们走进校园的初心。
审核:张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