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人民政协于11月23日组织伊川文史学者16人对位于伊川县境内的多处东周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深度调研。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研究伊川县域东周历史文化遗存,推出研究成果,还原东周时期伊川历史文化。提振文化自信,打造东周文化品牌,赋能支撑伊川文旅、文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城关街道办瓦沟社区周赧 王工坊,新城故城遗址,平等乡莘伯墓地,鸣皋镇徐阳陆浑戎墓考古基地,陆浑故城,白元镇庄子墓,庄子洞蝴蝶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每到一处李冰副主席及文化学者们都实地考察并认真听取专业人士的介绍,逐渐理清历史文化脉络并提出了极具建设性和前瞻性的看法和建议。在平等乡莘伯墓前大家听取介绍后纷纷发表了看法。据当地一位知情老先生李红道介绍:莘伯作为周大夫是东周天子把伊川地区作为封地,封赐予他的。60年前尚存汉代时期的墓碑一块,上书:莘大夫冢四个大字(可惜现在遗失民间)。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初,平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晋代历史学家杜预注解说:辛有,周大夫,伊川,周地。伊、水也。伊川东周时属王朝领地。辛有发现此处有戎人杂居,故而预言此地以后要为戎人所居,暗示周朝国运即将衰败。多年后果然成为一个历史预言。陆浑戎在伊川徐阳一带的考古发现恰好印证了这一判断。此地曾经演绎出中华民族融合史上弱肉强食的真实事例。
在新城故城遗址调研组成员认真听取了文化学者常安家先生的介绍:公元前256年秦攻陷洛邑,周赧王被迫迁都到现在的伊川县城南一带,在此建城作为周朝都城。城关镇古城寨,平等古城村就是建在这座历经烽火战乱的新城故城遗址上的。两个村也因此而得名。由此可见伊川在周朝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应是东周末期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调研组一行到伊川徐阳戎人墓地考古发掘现场参观后认为:徐阳戎人墓地遗存为我们科学的界定陆浑戎与华夏民族当地土著居民的人种差异和血缘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材料。徐阳墓地展现出来的文化融合与嬗变是中原华夏文明的先进性与包容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文化五千年兼收并蓄民族融合的实证。
在白元镇庄子墓和庄子洞蝴蝶园学者们悉心领略了庄子听琴的三种境界:初奏使人惧,二奏使人怠,三奏使人惑。大家感受庄子“天道无为”的思想主张。庄子逍遥达观的思想将会对当代和今后人类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老庄思想研究也将会产生重大意义。大家还饶有兴致地品尝了庄子洞门口富含几十种微量元素甘甜清冽的泉水,顿觉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调研结束后李冰副主席语重心长的说:“伊川县地处中州,古为京畿之地,历史源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伊川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这些珍贵的遗址考古探秘,穿越时空的辉煌再现,不是匍匐在地表上的虚化概念,而是深藏厚重历史文化的旖旎风光,闪耀着文化肌理。希望伊川的文史学者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加快东周文化的探寻与整理,助推伊川文旅、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和为未来伊川经济二次腾飞奠定坚实的文化支撑!
(摄影,撰稿:张会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