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稻穗飘香。10 月 23 日,在被誉为南京最大“粮仓”的高淳区胜利圩片区高标准农田内,机器轰鸣,万亩水稻正式开镰收割,拉开了今年秋收的序幕。
高淳区,作为南京的农业大区,一直以来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阵地。今年,在农业发展方面更是成绩斐然。新建高标准农田 500 亩,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 500 亩高标准农田经过精心规划和建设,配备了先进的灌溉设施、肥沃的土壤改良以及科学的田间道路布局,大大提高了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
“吨粮田”的建设同样成果显著,新增 8000 亩“吨粮田”,意味着每亩土地能够产出一吨以上的粮食。这不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是农业科技与勤劳汗水共同浇灌的结晶。通过选用优良品种、精准施肥、科学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让土地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高淳区积极落实省、市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丰产片 14 个,总面积达到 1.5 万亩。这些丰产片如同璀璨的明珠,散落在高淳的广袤田野上,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窗口。在丰产片中,农业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从选种、育秧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把控,确保水稻在最佳的环境中生长。
值得一提的是,高淳区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 12.67 万亩,优良食味稻米种植占比高达 78%。这一比例的提升,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口感和品质的追求,也为高淳的稻米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优质大米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淳区顺势而为,加大了优良品种的推广种植,让消费者的餐桌更加丰富和美味。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 97.8%,这是高淳区农业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从播种到收割,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成为了主角。大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设备在田野里穿梭作业,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还保证了作业的精度和质量。
在这丰收的季节里,高淳区的田野上到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农民们忙碌的身影,金黄的稻穗,轰鸣的机器,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这背后,是高淳区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推广应用,是广大农民辛勤劳作的付出。
展望未来,高淳区将继续秉承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将会不断续写丰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