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郯城县郯城街道,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这里通过“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这一充满活力的生产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康庄大道,为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也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郯城街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在过去,这些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显现出疲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乡村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面对这样的局面,街道党支部积极探索,深刻认识到发展特色产业是破局的关键。于是,“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应运而生。
在这个模式中,党支部发挥着引领核心的作用。就像海上航行的灯塔,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党支部成员深入调研,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精准定位以桃和苹果为主的林果产业。他们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从土地流转的协调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党支部始终冲在最前面,确保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推进。
合作社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它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了强大的合力。通过合作社,农户们告别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合作社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降低了成本。在种植过程中,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农户进行培训,指导他们科学种植。从桃树、苹果树的修剪到病虫害的防治,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指导,保证了林果的品质。而且,合作社还建立了统一的品牌,对桃和苹果进行标准化包装,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于农户而言,这一模式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以种植桃树的农户老张为例,在加入合作社之前,他虽然辛勤劳作,但由于缺乏技术和销售渠道,桃子的产量和价格都不尽如人意。而加入合作社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合作社的指导下,老张学会了先进的桃树种植技术,桃子的产量大幅提高。而且,再也不用为销售发愁,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价格也比以前自己卖的时候高了不少。如今,老张的年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郯城街道的桃和苹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质优良的水果吸引了大量的客商。每到收获季节,果园里一片繁忙景象。一箱箱新鲜的桃子和苹果被运往全国各地,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水果。这些林果产业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采摘旅游业逐渐兴起,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体验亲手采摘水果的乐趣,这又为当地农户增加了一笔收入。
同时,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环境更加优美。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大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参与到林果产业的发展中来,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技术。
郯城街道通过“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告诉我们,只要找准方向,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乡村产业振兴就大有可为,广大农民也将在这条致富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宽。未来,郯城街道将继续沿着这条特色之路前行,让林果产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乡村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