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也能成为“非遗”。
邯郸魏县南关申家饸饹面始于隋朝,盛于唐朝,是“梨乡三宝”(饸饹、煎饼、豆腐脑)之一,其以荞麦面、小米面、豆面为主,以一定比例配上榆皮面加水和面,用饸饹床子挤压而成。
如今,极具地域特色的申家饸饹面,已经成为魏县地区家喻户晓的美食,以其爽滑的口感和丰富的味道而闻名。
饸饹面中加榆面,好吃又健康
“来一碗饸饹面!”临近中午,魏县申家饸饹馆前便排起了长队,直到下午一点多,人才逐渐少些。
走进申家饸饹馆,便看到饸饹床子横跨在大锅之上,锅内是正沸腾的热汤,厨师刘海福利落地将一团面塞进饸饹床子,用手一按,褐黄的饸饹面如米线般压出来。
大约两分钟后,刘师傅从锅内捞出煮好的饸饹面,抓一把绿豆芽垫衬碗底,再浇入熬制的辣椒、调好的蒜泥、切好的葱花,撒上香菜、醋、香油等各种调料一拌,筷子轻轻一挑,瞬间,饸饹面的香味扑鼻而来。饸饹面入口,软而不黏、脆中有韧、回味悠长。
饸饹是中国民间传统面食小吃,以荞麦面为主要原料,申家饸饹面却不同,在荞麦面、白面、小米面的基础上,添加了部分榆面。申家饸饹面第15代传人申文堂告诉记者,饸饹面中添加榆面,里面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相传灾害年间,老申家父老乡亲食不果腹、饥饿难忍,申家一老木匠,人称“会掌桌”,在做木工时,发现铲下榆树的内皮细腻柔滑可以食用,就突发奇想磨成细面制成饸饹,就是这源源不断的榆树皮填饱了老申家男女老少的肚子,没有饿死一个人。从此之后,榆面成为老申家饸饹面的重要原料之一,并且经久不衰。
“榆树皮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安神健脾作用,还具有利窍、渗水湿、消肿的良好功效。”申文堂介绍,此外,榆皮面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面条的升糖指数,更加适合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食用。
一碗饸饹面,还有个文化陈列馆
“吃完,咱们去旁边的榆面饸饹文化陈列馆转转,不能光吃,还要了解美食背后的历史。”刚在店内饱餐一顿的陈春亮一家告诉记者,自己在邯山区居住,偶然机会下来到了开在邯郸市区内的申家饸饹馆分店,不仅自己吃了十分喜欢,家中老人也特爱这口,便决定来到魏县实地“探店”。
跟随陈春亮一家走进文化陈列馆内,便看到千余件与饸饹面有关的老物件。
“筋、韧、柔、滑、脆是饸饹面的特色,而饸饹卤是由鲜肉酱炒而成,香味醇厚。”申文堂向陈春亮一家介绍,历经申家十几代人的传承,如今这碗面,不仅是许多魏县人心中的家乡味,还暗含着孝情、亲情、友情、故乡情。
“申家的祖训是孝道、感恩、诚信、友善。这些年,无论做面还是做人,我都秉持着这样的原则。”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一碗饸饹面背后的故事,申文堂多方走访,搜集了千余件与饸饹面有关的老物件。
“过去,饸饹面都是由梨木饸饹床子挤压而成的。”申文堂指着馆内陈列整齐的梨木饸饹床解释道,饸饹床的骨架,一般木工都可以制作,关键是床壶及壶柱。带床壶的横梁,即床身,是饸饹床的主体,压面条的壶柱必须选优质的梨木,达到不裂、不朽、耐磨等特点。过去,只能是用手工加工,用凿子和木锉,一点点地凿,精心地锉,加工后还要用粗砂纸、细砂纸一遍遍细细打磨。
“床壶及壶柱必须不紧不旷,机械术语叫‘滑动配合’,压饸饹时面不能往上跑。”申文堂介绍,使用前先在床壶内部涂满食用油,这样达到省力又不粘面的作用。床壶底部镶有一个带孔的圆铁片儿,它是个重要部件,必须精心制作。不生锈是最起码的标准,还不能太薄,确保耐用;镶得必须结结实实,因为它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此外,铁片儿上的圆孔很有讲究,孔的大小决定着面条的粗细,一般都由本家权威人士或是最高长辈决策,孔间距离决定着饸饹的质量。疏了,压着费力不说,面条少而供不上吃;孔太密了,饸饹面条容易粘在一起。
“木质的饸饹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凝结着古人的智慧。”申文堂进一步介绍,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根据木质饸饹床的原理,发明出了简便耐用的钢制手动饸饹床,一个人操作就能轻轻松松做好全家的饭。现在满大街的饸饹面馆,则用的是更先进的电动饸饹床。虽然饸饹形状没变,时代却在悄然改变着。
“没想到小小一碗饸饹面,竟有这么多讲究。”陈春亮感叹道。
传统饸饹面现代化发展
“榆面饸饹面、饸饹卤、炒肉酱……”上午10点,在位于邯山区农林路的正宗申家榆面饸饹馆内直播正热,不少游子和邯郸市民纷纷涌入直播间购买地道“邯郸味”。
“包装好的饸饹面和店里现做口味上差距大吗?”见申文堂介绍得火热,记者便进入直播间发送弹幕问道。
“放心,咱们家的饸饹面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绝不使用添加剂、食品色素。包装好的面条只需要热水下锅煮几分钟,就能吃到和店里一模一样的味道了。”申文堂举起一袋饸饹面,认真地回答道。
“味道好、价格实惠、关键还健康。”直播期间,记者碰到了专门来店内购买饸饹面的舒子慧,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常年往返于郑州和邯郸工作的魏县人。每次返郑,她总是会带上邯郸特产作为伴手礼送给郑州的同事和朋友。
“之前,买魏县特产,只能专门跑到魏县去买,现在方便多了,不仅市区内有饸饹面的分店,而且还有了魏县特产店,大多数魏县特产都能在店里买到。”舒子慧笑着告诉记者,这两次她带回的特产,不仅受同事欢迎,而且还有不少同事因为这口美食,提出要一起来邯郸旅游的想法。
至今,申家榆面饸饹已历经15代的传承、改良和创新。申文堂说:“未来,我想再开几家分店,同时依托电商行业,进一步拓宽线上渠道,让饸饹面走向更大的市场,将传统老字号面食发扬光大。”(审核:张俊生)